今年,我们北京市共有23个
村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密云区有两个村入选
分别是辛安庄村和尖岩村
北京市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推荐候选名单
一、全国文明村镇(23个)
密云区穆家峪镇辛安庄村
密云区溪翁庄镇尖岩村
朝阳区黑庄户乡郎各庄村
朝阳区王四营乡孛罗营村
海淀区东升镇小营村
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
丰台区南苑乡
门头沟区军庄镇香峪村
房山区韩村河镇韩村河村
房山区青龙湖镇庙耳岗村
通州区台湖镇
通州区张家湾镇皇木厂村
顺义区龙湾屯镇柳庄户村
顺义区赵全营镇西水泉村
昌平区兴寿镇下苑村
大兴区庞各庄镇梨花村
大兴区榆垡镇西麻各庄村
平谷区平谷镇和平街村
怀柔区桥梓镇
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
延庆区张山营镇西大庄科村
延庆区大庄科乡慈母川村
延庆区永宁镇西山沟村
什么是全国文明村镇?入选有啥好处?
“全国文明村镇”是我国目前综合评价
一个村镇5个文明建设水平的最高荣誉,
是一个村镇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和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
北京这23个乡镇
能在全国这么多城市、区、县中
脱颖而出
足以见他们的实力!
下面
跟着小编再来熟悉一下这两个全国文明村
穆家峪镇辛安庄村
辛安庄村位于穆家峪镇域东南部,全村总面积13440亩 ,共有335户,总人口962人,全村党员47名,村民代表31名,下设3个党小组。
近几年,该村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民主治村、环境立村,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提升服务效能,形成了党组织引领生态富民的新局面。2016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2209元。
一是强化培训,开阔眼界提能力。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结合时事内容将每月组织学习的要点、目标、讨论事项通过“村村响”广播、公开栏、基层党建全程记实系统等进行公开,切实保障党员、村民代表及时了解教育培训情况。组织全村10户党员骨干和民俗旅游示范户相继开展了民俗标准、接待礼仪、餐饮制作等知识集中培训3次,提高了服务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水平。
二是转变观念,整合优势定思路。依托本村交通优势、环境优势,在区镇打造的“三沟两河、两点一线”产业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围绕旅游促增收这一个点,确定了 “一区一园一带”的工作方向和绿色布局,即:以鸡鸣山景区为重点,打造传说中的神话景观;以精品采摘园为依托,促进有机果蔬的体验品尝;以川涧湿地文化带为特色,将文化融入环境发展。
三是优化环境,提升百姓人居环境。以美化环境名片为引领,持续推进“三路三河”绿化造林工程,去年以来,共腾退土地11亩,栽种树木1000株,培植花卉1500平米。持续推进村级环境改造,整合民间传说,注册开发鸡鸣山开放景区,成功达到了送福“松树王”、大小龙门等景观,全村形成了“步步有景、岭岭有亭、处处有福”的景观特色。

四是抓好实事,大力实施民心工程。成立创建精神文明领导小组,积极开展首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开展文明市民学校培训班4次,参加培训人员300余人次。累计评选出我村文明户60户,均以挂“十星级文明户”牌等物质奖励予以鼓励。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以“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为原则,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素质,广泛开展羽毛球和象棋比赛各两场。深入实施农村电影程,全年播放电影45场,积极开展具有导向性的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新风貌,激发全体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半年,投入7.5万元为本村农民缴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款;投资5000元共走访慰问低保户1户,残疾人贫困户2户,有困难的党员及村民20户,帮助独生子女困难户1户,切实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溪翁庄镇尖岩村
尖岩村位于密云水库主坝西侧,是修建密云水库时的整建制搬迁移民村。村庄面积1.23平方公里,共467户、1100人,人均土地0.25亩,全村人均年收入9000余元。
1.强化党建,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一是加强自身建设。每周开展集中学习,特别是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二是坚持四议两公开。按照承诺,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内容和要求坚决执行。三是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尖岩村率先在全区实行“党员街长制”。结合党员活动日,两支志愿者服务队及党员街长充分发挥各自职责,自觉拆除违法建设20处,带动村民拆除违法建设50处,累计清理街道卫生200余次,开展各类治安巡逻1000余人次,协助化解各类纠纷70余起。

2.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2015年,在区、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山区泥石流区域搬迁政策,对村内210户危房进行改造。尖岩村积极开展拆违清乱及环境治理工作,累计拆除违法建设70余户、5000余平方米,清理街道、胡同各类垃圾2000余吨,退出一级圈耕地8000亩,禁养各类畜禽12100头(只)。全面完成村内478户“煤改电”工作。
3.狠抓旅游,突出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2014年,按照镇党委、政府“一村一品一魂”的发展思路,依托尖岩村传统的栗子品牌优势,积极培育民俗旅游主导产业,开展“栗子宴”特色美食。党支部通过出思路、搭平台、定政策、抓宣传、强培训等,先后举办移民风情特色文化活动2场,举办栗子宴技能培训及民俗旅游接待培训等10余次,累计培训600余人次。
4.振兴文化,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尖岩村文化底蕴深厚,传统的民间花会已有300多年历史,并于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了40余人的“娘子军团”文艺宣传队,带领村民开展文化活动。通过抓队伍、抓培训、抓活动,文化的宣传功效、教育功效、引导功效逐渐显现出来,村民的文化水平、文明素质逐渐提高,村风正了,邻里和谐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5.力保民生,积极推动低收入户帮扶工作。2013年,村里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2014年,修复村里田间小路、垒护坝,阻止泥石流发生;在水库观景台附近设修建30多个摊位,解决了30人就业增收问题。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党支部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建立帮扶台账,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政策帮扶以及结对帮扶等措施,大力推动低收入户增收工作。
本文仅代表开云体育观点。
本文系授权开云体育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